一、学院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是2003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校现有郑州、新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61亩,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4354人。
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直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一生做好一件事——教育”的信念,以“立德树人,报国利民”为使命,以“鼎立中原,百年新联”为办学愿景,推崇“尊重、协作、务实、进步”的价值观,奉行“学术至上,教学为先”的治学理念,明确“应用型、双特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秉承“人格、能力、责任、奉献”的校训,致力于建设“知行合一”的校风,践行“言传身教”的教风和“乐学致用”的学风。
学校的发展战略是:紧紧围绕“应用型、双特色、国际化”办学定位,围绕“规范高效、特色鲜明、质量就业双优的应用型一流大学”的总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坚持四个统一,实施三个依托,完善四项基本建设,努力实现四个突破,构筑一个高地。
坚持四个统一就是重点发展和整体提升相统一,教学建设和基础建设相统一,强化特色和协调推进相统一,校本建设和国际合作相统一。
实施三个依托就是依托城市特色,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依托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建设学校特色专业;依托高水平大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完善四项基本建设就是完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环境建设。
实现四个突破就是办学层次突破,办学模式突破,省级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的突破,高水平国际合作办学的突破。
构筑一个高地就是通过与国际排名前200位的国外大学合作,办非独立法人教育机构,最终实现共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国分校,为学院整体发展构筑学科高地,提供学科支撑。
二、新联学院“双特色”应用型大学实践探索
2016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召开了教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对新形势下如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规划了未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蓝图。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双特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突出打造教师教育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双特色”引领发展的格局,走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和联接、联动、联通的“新联式”发展之路,奉行“学术至上、教学为先”的治学理念,积极践行“厚基础、精专业、重课改、多课堂”的教育教学理念。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在学校落地、生根、发芽,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
(一)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各专业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按照工程认证及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完成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出导向,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坚持办学定位,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要求,理学、经济、管理、教育、文学、艺术学等专业实践学分比例要达到20-25%,工科类专业实践学分比例要达到25-30%;坚持“厚基础”的教育教学理念,开设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审美类、传统文化传承类、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类等九大类选修课程,要求本科生完成8个学分通识选修学分;坚持全面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必修课、创新创业选修课、专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四大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能力;坚持多课堂教学,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夯实第一课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繁荣第二课堂。
(二)以“十率提升工程”为抓手,激发潜在办学活力
学校以“十率提升工程”为抓手,加大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实施目标管理,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鼓励二级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质量为核心。通过导师制、实验班、创新班等形式,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报名率、报到率、考研率、就业率、四六级通过率、科研完成率、获奖率、学生满意率、学生出勤率等十率均有明显提升。新生报到率创历史新高,达到97.83%,报考率达102.91%;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百分之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多次荣获“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学生先后在全国生命科学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河南省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5项。学生考研热情高涨,捷报频传,两校区多个专业出现“学霸”宿舍,毕业生的考研上线率高达25%,郑州校区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录取率达31.03%,新乡校区化学专业考研录取率达34.4%。
(三)以“多课堂”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实践育人理念,推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动互补、互相促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和模式,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生计10个学分,专科生计8个学分。学校成立了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全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的统筹规划工作,按照“学生参与得学分、教师参与有认定、操作路径要可行、整体过程有监控”的工作思路,出台了《创新实践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办法》《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10个文件,明确了第二课堂成绩、学分的认定范围、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各学院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整体框架,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开展专业导向鲜明、有声有色的创新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截止2019年5月,第二课堂PU平台激活率达到99%,已累计向学生发放247万实践学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三年来,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中先后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6项;在全国大学生跆拳道(竞技)锦标赛中,获2金1银3铜和女子团体总分第4名;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校也先后荣获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优秀志愿者团体”、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四)高度重视教学基本建设,着力打造学校知名品牌
1.全面加强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为着力点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前教育、英语、旅游管理、广播电视编导、音乐学等六个专业成功获批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获批河南省教育改革综合试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获批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立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
2.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推动课程质量稳步提升。为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资源,逐步构建以开放性、自主性、数字化、差异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以项目驱动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共设立两批次63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三批次65项混合式教改实践项目。目前,基于蓝墨云班课、雨课堂、学习通等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校普及率为35%,在公共教学部等个别院部的普及率达90%以上。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文化语言十六讲》正式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理论优秀课程。
3.高度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纳入对二级院部的考核体系,优化重组教研室,基本实现各专业全覆盖。基层教学组织按照“每周有活动,每月有重点”的要求,积极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督导参与每个教研室的教研督导,学校定期举办大型校级教研观摩活动,为组织落实各项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我校汉语教研室和学前教育教研室先后获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先后实施“青蓝计划”“青干计划”,先后有130余位教师参与专项培养计划;设立聚焦一线教学的校级开放式教研平台“教学工作坊”,邀请校外专家、校内优秀教师参与分享,先后330人次参与深入研讨与学习,这一系列举措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积极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引进境外先进高等教育理念、管理体制机制、优秀师资、课程教材体系等的重要途径。在理事会领导下,学校以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为重点,着力于引进更多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目前,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与美国达拉斯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三所美国高校签订本硕连读办学项目;与加拿大亚岗昆学院、尼亚加拉学院、道格拉斯学院等四所加拿大高校签订研究生文凭项目;与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及马来西亚林登大学签订硕士联合培养项目意向书;与台湾南华大学、亚洲大学等四所台湾高校建立师生互派机制。在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参观考察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批次的选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奋鞭策马。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走“应用型”、“双特色”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规范高效,特色鲜明,质量就业双优的示范性应用型大学
责任编辑:杜小娟